王海荣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变得不再平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一大批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应战,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聚焦疫情防控前、中、后端三大战场,亮出科技“利剑”,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大数据等“硬核科技”应用到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展现科技创新的“硬核”担当。
战疫“前哨”:练就火眼金睛揪出病毒真凶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科技战线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疫情防治主要涉及三大战场:一是新冠病毒检测、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等医疗科技攻关战场;二是防控领域的科技设备研发、应用战场;三是社会应急综合管理战场。在防控前端战场,首当其冲的是从微观世界里快速甄别病毒,为后续治疗充当“前哨”。
华大基因研制的两款针对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率先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成为首批指定检测试剂产品。华大基因还推出了“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该方案包括检测仪器和设备、检测试剂盒及检测实验室设计方案等,可以应用于各地应急抗疫场景。
技术硬核:为防疫抗疫锻造真功夫
防疫抗疫是一场硬仗,需要真功夫。伴随5G、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创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类高精尖技术加快落地应用并发挥作用。
1月23日,华为公司在接到武汉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知后,迅速组成技术团队,当天进入建设现场,与当地运营商一道开建武汉火神山5G基站,仅用3天就完成从网络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光纤铺设、架设基站、开通调测等整套建设流程。
科技战疫讲速度更重“精度”,方能高效服务市场。
以人工智能为例,各类机器人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优必选的警用巡视机器人在深圳黄鹤检查站上岗后,通过全天候自动化巡逻与现场监控,实现了对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普渡科技研发的智能机器人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导航,不用穿防护服,工作人员只需将食物放置在机器人的托盘上,并在其触摸屏上选择对应房间号,便可实现全程无接触送药送餐。各类语音交互机器人应用到了医院问诊或者社康中心初期问诊,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接触感染的风险。搭载了“腾讯觅影”AI的应急专用CT装备先后部署到湖北多所医院,它能在患者CT检查后最快2秒完成AI模式识别,1分钟内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科技治理:让城市管理更智慧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政府利用技术手段对海量流动人员实施精准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大大提速。
2月1日紧急上线的“深i您”-自主申报系统让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凭“码”出行的城市。该系统不仅大幅降低基层人员手工登记的工作量,而且让防控精准度大幅提升。云天励飞利用人脸识别、AI测温、历史轨迹分析、关系图谱分析等AI技术,助力开展确诊病例跟踪、区域疫情监测等工作。声扬科技则采用声纹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帮助防疫部门快速、高效完成受访对象个人信息的跟踪搜集。
在求解城市应急管理难题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协助政府精准、科学施策,在严防疫情扩散前提下组织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升了智慧城市管理层级。
南方科技大学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感染的“大数据分析和AI建模推演平台”,可实现在城市尺度上,基于人流移动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感染情况的细粒度预测和模拟,为决策部门制定公共防疫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鹏城实验室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示踪与预警系统”,以物联网、AI、大数据、病毒传播模型等前沿交叉技术,让防控更精准高效。
助力高新技术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格局中,需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打开新局面。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基建,令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
11月11日-11月15日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聚焦疫情引发的产业变革和产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展示了一批生物医药、智慧医疗、医学诊断、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新零售等因疫情而快速发展的产业,以及5G+、智能经济、智能传感、移动支付、数字经济、区块链+、共享制造等新业态。
展商中包括国内外一大批跨国公司、行业领军和独角兽企业,包括富士、兄弟、平安科技、京东方、英飞拓等跨国公司和龙头企业;丝路视觉、大族激光、光启技术、虹软等国内外上市公司;云天励飞、普渡、思必驰、嘉楠等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
高交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速了人工智能产品在各应用场景的落地速度。预计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物资管控、医疗救治、药品研发、后勤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疫情过后,人工智能更多的应用场景也将被规模化应用,远程医疗、无接触配送、在线教育等领域人工智能企业都将迎来大量需求。同时,政府将加大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企业将加速发展。
顺应这一市场变化,今年的信息技术与产品展新设了“IT抗疫科技专区”,展示科技在疫情防控中丰富的应用场景,涵盖AI抗疫、非接触体温监测、云计算、大数据、无接触配送、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疫情管控、远程移动办公、远程教育等。
其中,1号馆集中展示了各类可用于抗疫的硬核技术,包括AI体温预警系统、AR疫情测温筛查解决方案、重大疫情智慧防控平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设备仪器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巡检机器人、地下管网检测机器人、石墨烯除雾光疗护目镜、远程会议一体机、防疫集成房建造等。在“智能制造展区”参展的大族激光依托突出的制造优势,快速推出N95口罩自动生产设备、全自动平面口罩生产设备等,迅速跨界转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英飞拓推出的可快速灵活部署的体温筛查解决方案,适用于园区、临检、社区、车站机场等流动人口多的场景。该系统以专用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仪为主要前端工具,专门针对人体测温区间进行精确校准,能够适应人体健康检查的各种应用环境,有效针对人体温度分布区间进行高精度温度识别,特别适用于各类人员聚集区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健康情况管理。
此外,奥比中光的擎朗智能配送机器人、烯旺新材料科技的石墨烯除雾光疗护目镜、玖的VR的“全民战疫非接触式互动科普AR一体机”、安呼吸除菌卡等新产品新技术也将在展会上亮相。
正如高交会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新冠疫情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孕育着新机遇。高交会经过21年的累积,拥有庞大、高质量的专业观众群,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在这里直接交流,将为科技企业创造极佳的全方位展示平台,助力企业在抗疫战役中闯出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