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钩/文
许多名人都有洁癖,古代的说法是“洁疾”。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其行书成就最大,清风灏气,至今袭人。与他书法一样著名的,是他的洁癖。
“米元章有洁疾”,每次洗手,都要让人拿着长柄银舀子,把水舀起来,流水洗手,不接于物。洗完后,也不擦,只是两手互拍自然晾干。客人坐过的椅子一定要洗,还不停地洗头巾洗帽子洗鞋子,直到洗坏为之。周仁熟跟米芾关系非常好,有次米芾夸耀说自己得了一方好砚台,周仁熟素知米芾洁癖,非常认真地洗了三次手。米芾见了之后,很欣慰地拿出砚台,周说不知这个砚台磨墨怎么样?仆人取水还没回来,周仁熟急不可耐地往砚台里吐了一大口唾沫,竟磨起墨来。芾变色,曰:“一何先恭后倨?砚污矣,不可用!”周遂取归。其实周仁熟并不是真的想要砚台,只是作弄他而已。后来周仁熟来还砚,米芾认为砚已脏,竟然看都不看一眼。
▲米芾洁癖到什么程度?他的女儿待字闺中久矣,这个爱干净的爹挑女婿都快挑出心病来了。真到有一天,一个莽撞上门求亲的南方小伙子闯入眼帘,这小伙居然名叫段拂,字去尘——拂了灰还要去尘,干净!如此好名,深得米芾之心。段拂就此欢欢喜喜娶到了米家大小姐……
写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绝美诗句的王安石很不讲个人卫生,是著名的“邋遢宰相”。他的“脏”居然写入正史,《宋史·王安石传》载:“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长年不洗澡,浑身酸臭味,虱子从胡须里面爬出来。公面黧黑,门人忧之,都以为他生病了,赶紧请来大夫。医曰:“这哪里是生病,这是脸上的泥垢太厚,洗一下就好了。”
王安石的太太吴夫人正好相反,“性好洁,与公不合。”从江宁辞官回家,王安石曾运用他的“邋遢智慧”解决家政危机。吴夫人有一个从官府借用的藤床迟迟未还,官吏来索要,大家怕吴夫人,没人敢说话。王安石知道后说,我有妙计。“公直跣而登床,偃仰良久。”王安石打着赤脚从有灰尘的地上跳到干净的床上,一会趴着一会仰着,两只脚互相搓,还不时拿眼瞟一下吴夫人。吴夫人看见了,立马让人将床送走,越快越好。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曾这样怼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这两句真的骂得够狠了:穿得跟囚犯一样,吃得跟狗差不多,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居然有脸谈诗论史。
不讲卫生不好,太讲卫生也不好。如果将个人的癖好扩大化,更不好。《古今谭概》记载,遂安县令刘澄有洁癖,就命令县里人不停地开展城乡大扫除,地不容尘,标准是要做到路上没有一根草,水里没有小虫子和脏东西,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
洁癖是种病,古往今来,都未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