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广州南沙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同比降幅为4%,降幅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2518.67亿元,同比下降6.7%。根据广州市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8.80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与全国持平。广州南沙公布的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56.832亿元,同比下降4%。
南沙蕉门河中心区建设初显成果。
湾区明珠项目马力全开
疫情冲击下,南沙的国际经济主要指标多项均有不同幅度下滑,但在固投、一般公共预算等方面仍有正增长。其中,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幅7.2%,进出口总值增幅24.0%,出口总值增幅59.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幅86.1%。
面对危机、面对大考,南沙激活每一个抗疫细胞,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打响。在这次战疫过程中,南沙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担当表率,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
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投资是关键、项目是抓手。一季度南沙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幅7.2%。
今年3月9日,“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及集中开工动员活动”主会场5G视频连线6个分会场,随即机器轰鸣声响起,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再掀热潮。当天,致力打造成为大湾区金融业知识枢纽的汇丰全球培训中心、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担纲设计的南沙科学城科创交流中心等59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总投资及达产产值(营业收入)均超1600亿元。
5月8日上午,“数字基建云聚广州”广州市首批数字基建重大项目签约、揭牌活动在广州市主会场和南沙区分会场、黄埔区分会场举行。其中,南沙区签约的数字新基建项目共18个,总投资额达386.37亿元,占全市投资额超20%。
疫情下,南沙招商引资不停歇,项目建设不止步。“新基建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将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签约的18个新基建项目的落地建设,必将为南沙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增添新动能新优势,也为南沙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提供强有力支撑。”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说。
广州港南沙港区。
南沙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显
在推动进出口方面,南沙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大创新力度。以通过开设跨境电商渠道防疫物资绿色通道为例,南沙深化穗港、穗澳邮运“一点清关”模式,支持服务电商平台扩大防疫物资进口,实行优先办理、快速验放,支持国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出口口罩、耳温枪、护目镜等个人防护商品。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业务审批“不见面”、查验收发货人“免到场”,大大简化了通关流程。
为应对疫情期间国际航班停摆导致的物流运力短缺、国际运费飞涨等问题,引导高捷、国祥等物流企业启动包机执飞“口罩”航班,保证了跨境电商商品及时送达,为“稳外贸”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为化解空运运输受限带来的不利影响,依托南沙保税港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一季度南沙海运跨境电商进出口38.4亿元,同比增长74.4%。
南沙作为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近年来经济初步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2014年至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税收总额年均增长13.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4%。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开办企业便利度比肩先进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模拟世行排名第24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中科院共建的明珠科学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建设。
这种初步呈现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能否承受住疫情的大考,能否在更加激烈的湾区竞争中领跑?南沙仍在持续努力。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