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直播卖书,作家因何不敌“顶流”专业主播?
来源:
编辑:陈旭

如今,在互联网席卷之下,直播不再是“网红”和明星的专利,作家直播卖书,已经在一些电商平台悄然兴起。

在刚过去不久的世界读书日,国内文学界、出版界似乎迎来了直播最密集的一天。多位作家来到直播间,和读者分享知识,有的也顺便带货售书。

只不过,单纯比较卖书数量而言,作家们的直播效果还是比不了“顶流”专业主播。作为一种新的推广方式,作家直播带货能走多远?

走进直播间的作家们

今年世界读书日当天,作家雪漠开启了一场直播。这对他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体验。


作家雪漠在直播中。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陈彦瑾介绍,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这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9万人,共获得近20万个赞,雪漠新书《山神的箭堆》单日销量过万册。

不止如此,在雪漠直播间销售区的其他几种图书如《凉州词》《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匈奴的子孙》也增量明显。

无独有偶。4月19日,畅销书作家沈石溪开启了直播形式的线上课程,累计有超过14万人观看,当天他的作品《狼王梦》卖出了1万多册,码洋超过30万元。

“据说,某平台的直播活动已经预约到了7月,而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除雪漠之外,林少华、曹可凡等作家都在某电商平台安排了直播。”陈彦瑾真实地感受到,作家直播热,似乎已经来了。

“顶流”专业主播的带货能力

不过,如果单纯对比“带货”数量的话,还是“顶流”主播们更胜一筹。

今年1月中旬,作家薛兆丰应邀来到知名主播薇娅的直播间。此次直播中,他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很快卖出约65000册。而统计数据显示,这本书的当月销量超过80000册。

也是在前不久,直播间里随着主播薇娅“一声令下”,麦家的小说《人生海海》在直播间上架,一万册“秒空”,加仓两万册,依然瞬间卖完。

据统计,总共3万册《人生海海》,上架没多久就被一抢而空。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3月21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经典动画珍藏版》出现在薇娅的直播间内,短短几分钟内销售3万余套,销售码洋超过500万元。

“相对而言,图书是很小众的,这样的带货能力简直‘可怕’。”有读者感叹道。

作家带货,因何不敌流量主播?

从诸多例子对比,有网友总结,作家直播带货,似乎还是远远不敌那些流量主播。

陈彦瑾也基本赞同这一点,“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专业主播带货有一套成熟的营销模式,背后还有非常大的成本投入。而出版社的一些作家直播,目前还只是把原来的线下活动搬到线上,只是换了一种媒介形式。”

“而且,作家都习惯了身在幕后。他们的粉丝跟顶流主播的粉丝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就算是号称有几百万粉丝的‘网红作家’,又有多少能转化为实际销量?”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对记者分析道。

他认为,顶流主播卖书,靠的不全是介绍内容,几乎没有哪本书可以凭借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那么多人动心去买,更多的还是靠主播们长期积累的人气和影响力。这一点,作家显然处于劣势,“比较带货数量,意义其实不大。”

别样“追新潮”成为一地鸡毛

实际上,传统的图书推广模式确实以线下为主,作家直播远不像今年这样密集。疫情影响之下,传统推广方式暂时不再适用,直播便成为这段时间出版社采用最多的线上营销方式之一。

它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陈彦瑾说,经过这次直播尝试,以前的一些成见被打破,“我们一场直播的图书销售量,是以前多少场线下签售会、书展见面会都难以企及的,更不要说一场直播的围观人数超过9万人,这在线下活动绝不可能出现。”


沈石溪在直播中。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但她觉得,不一定什么都要向专业主播看齐,“作家直播主要还是内容交流、读者交流,带货只是水到渠成。毕竟,读者应该更渴望和作家本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通过直播增长见识。”

“作家直播的前景非常好,互联网时代,全球音乐会都可以在云端演出了,作家和读者当然也不妨多多在云端相见,还省去了线下见面需要的各种成本。也许,这是疫情给出版业带来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吧。”她说。

也有业内人士称,作家直播还需要时日多多打磨,不能只是一味跟风,“别让追新潮,最后成为一地鸡毛。”(记者 上官云)

来源:中新网


 
 
 
  • 天气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梁瑛作为2020年度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的开篇之作,4月25日,“生态文明与未来生活——传染病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专题讲座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讲座邀请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介绍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分享深圳抗疫一线的精彩故事。作为深圳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近期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刘磊院长的线上讲座也吸引了众多网友围绕疫情的提问,他在讲座中,对深圳应对疫情措施的具体介绍,为观众树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此次疫情期间,在第三人民医院参与救治的1800多名医护人员,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交叉感染。
1
围绕疫情答疑解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线上直播
在这一期节目中,希望发起人朱一龙、莫文蔚、刘敏涛、云朵在节目中为大家带来自己抗疫时期的生活日常。
2
朱一龙、莫文蔚分享“静生活” 刘敏涛晒书架
著名作家阿来的《云中记》、著名作家叶广芩的《花猫三丫上房了》等北京出版集团热门作品悉数在列。《花猫三丫上房了》十月2019年度“中国好书”主要包括年度荣誉图书2种、主题出版类图书6种、人文社科类图书10种、文学艺术类图书11种、少儿类图书4种、科普生活类图书4种。”《花猫三丫上房了》是著名作家叶广芩京味儿童文学“耗子丫丫的故事”系列的第二本。
3
《云中记》等作品入选“2019中国好书”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梁瑛作为2020年度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的开篇之作,4月25日,“生态文明与未来生活——传染病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专题讲座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讲座邀请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介绍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分享深圳抗疫一线的精彩故事。作为深圳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近期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刘磊院长的线上讲座也吸引了众多网友围绕疫情的提问,他在讲座中,对深圳应对疫情措施的具体介绍,为观众树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此次疫情期间,在第三人民医院参与救治的1800多名医护人员,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交叉感染。
4
围绕疫情答疑解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线上直播
舅公告诉她,在京都,没有百年历史的是不敢自称老店的。陆小鹿/文看完一部日本短剧《想在京都小住》,对京都人的精致生活留下深刻印象。佳奈的舅公是地道京都人。
5
深圳商报副刊 | 秘密欢愉
当前,盐田正大力推进“产业兴盐”,促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1
推进“产业兴盐” !盐田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共享员工”平台全国首发搭建人才互通共享桥梁自“员工通”共享员工平台发布以来,已吸引50余家企业入驻,深圳市人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每日跟进分析共享员工供需情况,在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广泛发动深圳市内行业协会鼓励会员单位开放提供共享员工岗位,通过多方协调沟通,现已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泰明辉铝箱制品有限公司、拜里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净万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共享员工调配接洽服务,拟调配安置300余名共享员工,解决疫情期间,企业用工荒、劳动力闲置现象,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未来平台将继续扩大供需企业信息采集工作,构建共享用工调剂长效沟通机制,为供需双方提供咨询服务,并持续面向社会招募意向选择灵活就业的劳动者,积极为共享员工个人匹配更加丰富的共享岗位。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高新投集团公司、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千余家深圳知名企业参与活动,共计提供近3万个招聘岗位,岗位需求涉及生物信息研发工程师、软件研发工程师、首席设计师、半导体激光芯片博士后等众多优质高薪岗位,招聘岗位年薪平均达30万以上,吸引4万余名人才竞相应聘。
2
发布岗位近3万个!深圳千家企业携高薪职位“云招聘”助力战疫
所以,他组织医院的专家团队,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版修正版)》、《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专家共识诊疗方案(试行第三四版)》和《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治疗流程专家建议》,在深圳市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形成英文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新冠战疫打响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深圳确诊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先后形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1.0和2.0版本。”▲作为深圳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此次抗疫中积累了丰富的新冠救治经验。
3
和世界分享新冠救治经验,深圳医疗越来越具“国际范”
(八)家禽鸡、鸭、鹅、火鸡、鸽、鹌鹑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及配套系,引入品种及配套系。(二)普通牛、瘤牛、水牛、牦牛、大额牛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及配套系,引入品种及配套系。一、传统畜禽(一)猪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含家猪与野猪杂交后代)及配套系,引入品种及配套系。
4
31种动物在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公开征求意见
截止到目前,八只脚丫分批匹配了共计300对志愿者与学生,完成云公益辅导2970人次。通过“让我陪你一小时”云教育公益服务项目,他们搭建公益平台,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和3-6年级的小学生,为孩子们匹配“良师益友”,以“一对一”在线陪伴的方式,针对孩子们网课学习中遇到的难处,及时解疑答惑,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其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线上“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为疫情宅家的孩子和家长带去温暖和鼓励。Anti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来自深圳大学,她从周一到周六每天抽出一个小时通过网络陪伴河南省的一名四年级孩子,辅导他的功课。
5
“让我陪你一小时”云公益!大学生成为在家网课孩子良师益友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