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87

读创网首页 > 速读深圳 >
完成水污染治理年度投资71亿元,龙华治水:决战2019,决胜““不黑不臭”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杨晚霞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孙波/文 龙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决战2019,决胜“不黑不臭”。2019年,龙华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收获满意成绩单:全面完成水污染治理国考、省考、市考,全年累计完成水污染治理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52%;观澜河企坪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全年水质均值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为建区以来最好水平;全区24条支流实现旱季全面消黑,完成1155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在全面完成区考核的108条小微黑臭治理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实际完成131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记者从治水攻坚历年来的统计数据中了解到:2016年,龙华区水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已超过了2012年成立新区以来历年的总和,2017年与2018年几乎每年翻一番;2019年年初预算约21.6亿元,但对标国家、省、市三级考目标,对标市委市政府“巴掌大的黑臭”也不放过的严格要求,区水务部门不断调整投资到71亿元。用龙华水务人的话说,相当于“一年要干好几年的活”。


观澜河湿地公园已成龙华生态名片。通讯员 赖志豪 摄

观澜河干流基本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观澜河是龙华区的母亲河。

观澜河干流起于油松河与坂田河汇合口,止于深圳与东莞交接企坪断面,中间流经龙华街道、福城街道、观湖街道和观澜街道,河道总长约14.19km,流域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其中在深圳市内(即企坪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189.3平方公里。流域内共14条一级支流,5条独立支流。龙华区的攻坚治理战果如下:

一是坚持雨污分流,源头治理,初步实现污水管网建设全覆盖。近几年新建污水管网约1033公里,其中,2019年新建管网60公里,修复存量管网60公里;完成小区正本清源改造共1907个,其中,2019年完成1155个,初步实现污水管网建设全覆盖,消除污水直接现象;二是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近几年整治完成油松河等20条主要黑臭河道及108个小微黑臭水体,辖区范围内实现全面消黑;三是河道水质显著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断完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后,河道水质有了显示的改善。根据深圳和东莞联合水质监测数据显示,观澜河干流的水质已连续12个月达到了地表水V类标准,观澜河流域范围内的主要一级支流河道如龙华河、长坑水、樟坑径河等也从原来的“重度黑臭”提升到了现在的地表水V类标准。

2019年新增海绵面积7.5平方公里

记者从龙华区水务局了解到,2019年,龙华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宣传和培训三大工程共14项重点工作,全区海绵城市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年新增海绵面积超过7.5平方公里,完成既有设施海绵化改造100项。

据介绍,根据全市统一部署,2019年,龙华区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以改造项目和环境提升为抓手,选取松元巡防中队大院、观澜第二小学、观澜中心幼儿园等一批正本清源项目,按照精品海绵项目的标准,在正本清源改造中因地制宜地融入下沉式绿地、生态停车场、渗透渠等多种海绵设施,有效提高小区内的雨水利用率,缓解区域内涝、改善公共空间环境;同时,在环境提升项目中,龙华区全面落实深圳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各项要求,将相关要求纳入《深圳市龙华区2019年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中,在深圳北站中心公园、大浪消防站、大水坑周边提升工程、华盛珑悦等一批民生项目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积极探索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的精品海绵项目建设模式,打造为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其中,深圳北站中心公园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已经完成。

根据计划,下一步,龙华区将继续加大力度持续推动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开花”。

水碧岸美:龙华愿景不是梦

迎检不是水污染治理的最终目标,冲刺不是治水攻坚的最后句号。2020年,站在攻坚决胜的历史节点上,龙华区正在以更高的标准布局“绿水青山”的大地画卷。

加快推进已建管网验收移交工作,进一步强化新建管网验收和运行管理,确保质量和成效,尽快发挥管网效能。

全面开展管网建设项目评估检测,对完成建设的管网开展质量评估检查,重点解决错接乱排、雨污混流、运营维护不规范等问题。

加快推进存量管网老旧改造和破损修复,打通“断头管”,补齐“缺失管”、修复“破损管”,改造“错接管”,疏通“堵塞管”,完成“最后100米”管道接驳,实现织网成片,有效控制管网入渗率,减少外来水量,提高收集污水浓度。

加快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借助信息化推动管理精细化。

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河道生态补水工程。其中大布巷水、清湖水等通过前期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了河道补水工程;樟坑径河、横坑仔河和丹坑水等河道通过黑臭水体生态补水管道建设工程正在推进。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龙华区将实现辖区所有河道生态补水全覆盖,届时可实现所有河道清水长流。

按照中央、广东省的要求,龙华区2公里碧道示范点项目已经启动,相关规划方案正在加快编制。按照初步规划,龙华区目标是:2020年前完成2公里碧道示范点建设;2022年前完成45公里碧道建设;2025年前完成85公里碧道建设。

清水长流,碧道蜿蜒,在龙华区不断铺设的绿色幔卷上,将持续书写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产业与生态相融相谐的新篇章。


 
 
 
  • 天气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叶小龙曾居住苏州多年,对苏绣工艺技法颇有研究。展出的作品级别很高,工艺和艺术表现形式都特别好。作为布达拉宫的唐卡专家,次仁占堆已接触过不少唐卡了,但本次展出藏品中有三幅藏品——《大威德金刚》、《贡塘喇嘛向像》和《莲花网目观音》仍获得了他的特别关注。
1
“与布达拉宫藏品相似度高达99.9%” 这个唐卡展不一般
外婆很勤劳,总是不停地帮助妈妈做这做那。➢➣➤【音频】年关想念外婆•仪桐-每到春节,我就强烈地想念外婆。▲荆州市公安县人自做的米豆腐。
2
深圳作家写新春(音频)|仪桐:年关想念外婆
◎郑渝川(书评人)这本书以人类如何通过塑造世界、塑造自然、定义时间,从而开创了属于人类的发展空间,也最终反过来深刻的改变了人类自信这一论题为主轴,以环境、城市、科学、政治和日常生活为阐述重点,赋予读者一个观看人类史演进的全新视角。《被人类改变和改变人类的10万年:图说史前时代到21世纪》这本书还谈到,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和检测,作物培育、土地垦殖、农业工具的发展让早期人类砍伐了部分林木,这为定居点出现提供了材料。《被人类改变和改变人类的10万年:图说史前时代到21世纪》这本书以精彩丰富的文字和数百幅插图,展现了人类从史前时代到21世纪的10万年间不同时代的文明发展进程,将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整理后纳入在一起,让读者更为清晰的了解历史进程。
3
老郑拆书|人类创造农业并被农业重塑
临近春节,年味儿渐浓,人气爆棚的深圳欢乐灯会里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4
打造世界故事共同体 欢乐灯会迎来三万海外观众
中英街界碑成功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深圳市文物保护工作的一座里程碑,也极大地提高了深圳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自信心。
5
福田区文物翘楚,距今770多年历史,专家呼吁黄默堂墓升级“国保”
当前,盐田正大力推进“产业兴盐”,促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1
推进“产业兴盐” !盐田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深圳机场里也有深圳手信。记者注意到,在“深圳手信”里,精选出品味改革开放的6种味道,都有一个关键词,比如“澎湃”,深圳手信“黄金烤丝”,是深圳“宝芝霖”公司的杰作。“敢为天下先”的深圳,满地“豪情”,深圳手信“沙井蚝情”,礼献“豪情”的味道。
2
深圳手信:一张特色购物新名片
读创/深圳商报评论员胡蓉反映个人和企业信用行为的信用报告,被形象地称为“经济身份证”,数日前,这张事关亿万人切身利益的“经济身份证”升级了。如此,“经济身份证”才不会留下污点,信用价值才能发挥更大作用。这张“信用之网”越是编织得严密、发布得及时准确,就越能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升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
3
“经济身份证”升级凸显信用价值
【读创/深圳商报广州1月16日电】(特派记者陈小慧苑伟斌)1月16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深圳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16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深圳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媒体记者提问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谭彪摄有记者问到深圳在科技创新上有什么具体措施。
4
深圳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 王伟中陈如桂答记者问
在技术层面,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台,将数据沉淀至统一的数据池中。同时,对所归集数据进行清洗、加工、结构化处理,为下一步数据的使用提供前提条件。卢旭蕾坦言,近年来,虽然各地出台相关引导政策,推动数据归集、整合工作,但推行过程中存在数据整合难、部门间不配合等问题,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各企事业单位、委办局、区域政府在点、线、面层面形成的数据缺乏统一规划与标准,在重复劳动的同时无法打通数据的归集与有效治理,最终导致“数据烟囱”林立。
5
在深省人大代表卢旭蕾建议:建统一数据中台,破“烟囱林立”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