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把深圳村史“绘”进教材,福田这所小学被赞爆了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李耿光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蒋荣耀 

经历十五年发展壮大的文博会在凸显国际化特色外,深圳本土元素的文化民俗也受到更多关注。深圳一所小学组织编写的一套手绘的校本课程教材,也是深圳本土第一套手绘村史长卷,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项《上沙民俗文化系列》文化创新之举出自深圳福田的上沙小学,我们一起看看它背后的故事。


  • 一帧手绘的上沙村简史长卷

教材文字由上沙小学语文教师胡梅、罗惠丹、曾彬撰写,教材绘画则由广州技术师范大学美术理论教授蔡鸿锐义务手工绘制而成。

蔡鸿锐教授经过了半年的釆访、取证、考量,对上沙村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已经逐渐消失的民俗活动进行了细致考察,才绘制完成这一帧上沙村简史长卷。为了更好的让学生领略到人物的神韵和画面的故事性,他的修改稿堆积如山。

教材由120多章组成,分四部分介绍上沙的历史文化:第一部分是“那时上沙”,主要介绍上沙历史文化发展;第二部分是“那时生活”,主要介绍上沙传统的民风民俗及其演变;第三部分是“那时劳动”,主要介绍上沙传统的劳作方式;第四部分是“那时游戏”,主要介绍岭南地区民间儿童游戏。前三部分为连环画形式,第四部分为漫画形式。





  • 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教材虽然尚未出版,但上沙小学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已尝试开展相关课程教学,教学效果令人惊喜。

孩子们通过学习,极大提高了对生活的乐趣。四(5)班蔡荇雅学习了《那时上沙》中“家在海边”的内容后,发现画面中场景与自己回老家时看到的外公在洞庭湖捕鱼的场景非常相似,她兴奋地打电话给外公,缠着老人给她讲述洞庭湖渔民生活……荇雅的妈妈说,从来没有看到爷孙俩打这么久的电话;五(5)班李弘文学习了《那时劳动》中石磨谷物的内容后,兴奋地走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回客家山区老家时,与表哥表姐推石磨的体验;根据漫画《丢手绢》,三(2)班的课程展示活动中,孩子们在与家长们兴致盎然玩起了“丢手绢”游戏,家长们说,孩子们的心和他们的心从来没贴得如此亲近。

上沙工作站站长黄国伟是上沙村本土成长起来的社区干部,他第一次看到这套校本教材时,惊叹其中民俗风情的详尽,更赞叹其中画面的真实。他说:“教材中‘绞面美容’的画面,让我有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当年的阿婶、阿婆为小媳妇用麻线绞脸上绒毛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教材中那些关于春节年糕、除夕沐浴、挑吉祥水等风俗则让许多五零后、六零后的村民喜出望外。有村民对记者说:“如此真实、生动介绍家乡民俗的作品难见了。”

上沙股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新权看到上沙村的历史被艺术地再现在小学的教材里,倍感亲切的同时,盛赞上沙小学:“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 “更是一套高水准美术作品”

“这套上沙村简史长卷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 ,堪称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彭达昆、刘向东等多位教授、画家认为,教材不仅反映了上沙的历史、民俗,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大部分地区的民俗风情。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全面的民俗风情系列,填补了民俗学历史图卷的空白,不仅是一部好教材,更是一套高水准的美术系列作品。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李臣认为:“‘那时系列’具有历史价值,标志着印象中的文化沙漠正改变成文化绿洲。把上沙历史放在大湾区的背景中去思考,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敢闯精神。”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李均则认为,“那时系列”校本课程是课程开发的范例,是小学与高校合作的典范。在小教材中体现了大智慧,集文化、教育、历史、习俗、劳动、生活、感恩为一体;并且选材适宜,让人感同身受,做到了古与今、实与虚、点与面、人与事的完美结合。

  • “应成为深圳好课程的一个品牌”

说起编写这套教材的初衷,上沙小学校长曾广政向记者表示,现行小学历史教材,尽管各篇都能体现民族文化精髓,但是,无论哪一种版本,都有一个共性——通用性。这样,地区适应性势必不够强。因此,挖掘乡土文化资源,选编乡土资源作为校本教材,可以弥补通用教材之不足。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关注课外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了解,这套手绘校本课程教材的成型除了学校教师的努力和蔡鸿锐教授的大力支持外,还得到了教育专家的关注和指导。2018年12月14日,福田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部长张玉彬、福田区语文教研员陶印宝等人就专程来到学校,就课程方案和教材的时代性及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契合度等问题,进行诊断和指导。

“这是发端于深圳本土的特色课程:其系列化设计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其选择的内容、人物设计能体现故事表达、生活视野,和孩子的现实生活相关联,有利于激发创意。”今年3月28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贾建国也来到上沙小学指导。

“把中华文化的发源埋在课程里,讲历史也是在讲文化,让学生由近及远地认识到深圳绝非文化沙模。”贾建国同时认为,课程虽是从上沙的历史出发, 但实际上反映了深圳与整个时代的特色,在讲述本土历史的基础上可以引申出广阔的历史背景。贾建国对课程的原创性、本土性尤为赞赏。他表示,期待“那时系列”特色课程能够成为传递深圳新课程的一个标本,成为深圳好课程的一个品牌,引发深圳各个地区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追寻和思考。


 
 
 
  • 天气
第十五届文博会今天开幕,2312个展商,66个分会场,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家海外机构,未来五天里都将呈现于此。
1
第十五届文博会今天开幕
塑造湾区人文精神,需要秉持亲和、务实、创新的理念,实现岭南传统人文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
香港商报社社长陈寅:秉持亲和、务实、创新理念,共塑湾区人文精神
近期,坪山区正在制定民间博物馆扶持发展政策,吸引、形成民间博物馆特色集群。
3
定位“世界一流”!深圳自然博物馆落户坪山
会展中心一号馆的龙华展区,靓丽的模特走秀,网红机器人舞蹈,央视春晚无人机,手工艺体验制作……动感十足的展演展示吸引了如潮观众。
4
读创记者“巡礼”文博会龙华展场
在本届文博会上,大鹏新区以“文旅融合,产业为先”为主题,围绕“1+4+3”形式参展,即1个主会场展区、4个分会场及活动点、3场发布会。
5
文博会大鹏新区展区充分展示“海洋文化”
塑造湾区人文精神,需要秉持亲和、务实、创新的理念,实现岭南传统人文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
香港商报社社长陈寅:秉持亲和、务实、创新理念,共塑湾区人文精神
近期,坪山区正在制定民间博物馆扶持发展政策,吸引、形成民间博物馆特色集群。
2
定位“世界一流”!深圳自然博物馆落户坪山
深圳全市遍布着2.4万个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第十五届文博会将再次拉开深圳全市文化热潮。40岁的深圳曾经有过两次文体设施建设高潮。如今,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深圳将建“新十大文化设施”新地标,还将提升改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区”。高起点、高标准的深圳将全面打造新的文化地标版图。
3
视频 | 文博盛会来了,深圳文化地标先了解一下!
5月14日上午,龙华区“暖心接访月”启动仪式暨信访宣传日主题活动在龙华会堂前广场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程正华,龙华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公室主任韩荡与龙华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各界群众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启动仪式上,龙华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代表宣读“暖心接访”承诺书,区信访局通过大型展板首发信访知识原创系列漫画。程正华、韩荡与龙华区信访局局长王建文共同开启活动启动球 。
4
视频 | 龙华“暖心接访”,让街坊暖心!
迈入2019年,深圳商报及读创客户端将坚定不移走与深圳城市气质相匹配、以科技财经文化为主要方向的发展之路,努力将商报和读创打造成深圳300万商事主体的社交平台
5
再出发!深圳商报&读创致力打造深圳300万商事主体社交平台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