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深圳文创企业“字在”今年开“茶馆”:文博会是我们最好的试水场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李耿光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鲁军 钱飞鸣 杨青

“每年的文博会都是我们最好的试水场。”“字在”品牌创始人刘美松说:去年的文博会,“字在”推出“文化茶”;今年的文博会,“字在”要开茶馆;将来的文博会,“字在”还要办书局。

5月7日接受深圳商报的采访,刘美松坦言:让活字印刷“活”在当下,“字在”必须是一门生意。他说:“字在”从无到有,梦想便是做有尊严的文化品牌。


(字在创始人刘美松(右一) 不仅是梦想家还是实干家)

从第一桶铅开始,他建起一个活字基地

“字在”中国首个字文化创意品牌。对于创始人刘美松而言,开始不是第一桶金,而是第一桶铅。

第一桶铅很重,826公斤。“字在”的诞生,始于几个文化人的闲聊。2009年的一天,朋友的了刘美松:激光照排取代活字印刷,铅字往往被当废品丢掉,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活字印刷为何物


我总得做点什么?”在南山科技园的中国字文化生活空间店里,刘美松本报记者讲述了收藏的开端:在家乡湖北赤壁,联系了曾经实习过的一家印刷厂,得到的答复铅字进了废品回收站,去向是卖给了湖南的铅锌矿厂,结果是熔解后做成打猎的铅弹。铅字变成铅弹,受到刺激的刘美松愈发坚定要成为活字的拯救者。在赤壁的城北印刷厂,他收到了“第一桶铅”:“那批铅字的准确重量是826公斤。”


从此以后,刘美松收藏活字的步伐就没有停下,先后买下了40家旧式活字印刷厂的铅字和设备把活字和印刷机从尘封的厂房、从废品收购站“抢救”回来。刘美松说,“字在是目前中国活字印刷领域收藏数量最多的公司,泥、锡、木、铅、铜、瓷六种活字形态一应俱全。其中铅活字不计其数、光绪年间的木活字数十万枚、珍稀铜模数百万枚,各类铸字机、活字印刷机及辅助设备数百余台,珍藏铅版及工具若干。在赤壁老家,刘美松建了一个活字基地,由专业人员维修和养护这些藏品


收藏是最直接、也是最笨拙的方式,因为收藏没有生命力、不会再生。刘美松开始琢磨一个问题:怎么让活字“活”下去

2013年初,刘美松到台湾旅游,遇上了“好汉玩字节”,其中一个栏目为“好字在”,“字在”两个字深深地打动了刘美松。自在“玩字”,变成“玩字”的“自在”。回到深圳,他正式在内地香港和台湾,乃至日本和韩国都做了字在”的品牌注册

 


连续六年参展,“字在”是文博会孵出的“蛋”

刘美松的人生经历离不开“字”。

在深圳,他最初是印“字”的,从印刷厂的业务员最终成为股东和总经理;他还是一个写“字”的,这位诗人和作家曾“不带一分钱游中国”,了一本名叫《欠条》的畅销书;如今成立“字在”品牌,刘美松是卖“字”的,不仅要卖产品,而且还要琢磨出商业模式,让“字”成为一门能挣钱可持续的生意。在他看来,做文创不难,然而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文创,却殊为不易。 


 从2014年起,“字在”连续六年参展文博会。刘美松觉得是“文创”方法论的探索,也是去伪存真”做减法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字在”是文博会孵出的“蛋”。



首度试水文博会,“字在”亮出了“字在中国、致敬活字”的旗号,而且一就是三年。这三年间,“字在”走进了奔驰4S店,推出了活字工坊,还成立了活字创新工厂。这些尝试,让刘美松进一步思索“字在”的商业模式,毕竟涌动的人潮并没有呈现出清晰的“钱景”2017年,“字在”首次推出“汉字在行动”主题展,举办了汉字创意产品化高峰论坛。


此后,举债办起了现在这个字文化生活空间。去年春节,我想的最多是还钱,怎么让跟随我创业的小伙伴有钱挣。”刘美松的坚持等到了收获:2018年的文博会,“文化茶”成为现象级产品,不仅一个月内成功众筹600万,而且拿下了德国红点奖、中国红星奖、金点奖等国内外13个奖项他说:“我心里一直念着里尔克的这句诗: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五一重操旧业,“字在”年内要开第一百家店

“‘字在’永远不离开‘字’。”刘美松表示,“字在”的目标是成为以字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服务商。他说:成功的文创要懂得连接文化、艺术、产品、营销四个维度从而在行业内形成品牌的盘点权、话语权以及结算权。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刘美松笑称“重操旧业”,过了一个名副其实劳动节:“每天13个小时,我在豫园当了4天售货员”。

刘美松的劳动场所,是“字在”今年2月在上海豫园开设的旗舰店——“汉字生活馆”。应邀落户豫园,这对“字在”来说是一次新形态尝试“每天可观营业额,证明了‘字在’的市场价值。”刘美松透露,“字在”已经进入扩张期,目前在全国开了53家店中店7家品牌店。


从去年开始,“字在”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西西弗书店,以及大陆两家诚品生活。西西弗书店愿意把店中最好的位置留给“字在”,这种合作合作模式又吸引了主打机场市场蔚蓝书店成为伙伴。刘美松透露:在未来一个月内字在蔚蓝书店联手将在全国10个城市11家机场开设“字在”店中店今年年底,这个数字将升级为50家,接下来哪个机场有蔚蓝书店,哪里就会出现“字在”。

  

今年年底,“字在”的规模预计将突破100家。自言“厘清了商业模式”的刘美松认为,这是“字在”可复制的成长路径。 

  井盖上的“+”,打开产品线也建成文化桥

  “我特别喜欢这上面的+号。”刘美松所说的,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一块井盖,中间的“合肥”标明了井盖的出处,而横竖有序的“+”号,其实只是一种装饰。在他的眼里,这些“+”号,可以视作“汉字+”。

第一个被“+”的,是人。“如果不做转换,这些活字依然只是冰冷僵硬躺在博物馆的物证。我希望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个支点,用商业模式让它活下来,而不是把它圈养起来。”刘美松的转换,便是广邀设计师,共同研发活字创意产品与汉字文化产品。今年春节,“字在”出了一个爆款,叫“红包包”。“红包包”是装利是的红包,也是时尚的小挎包。


第二个被“+”的,是茶。文具、饰品、收纳,“字在”推出了诸多“汉字+”产品,但是眼下最火的,却是跨界食品创作“文化茶”将茶叶做成笔画的造型,让人们在泡茶的过程中,好像就在体验活字印刷。还有什么产品会被“汉字+”?“字在”自己也难以预测。


第三个被“+”的,是网。“字在”的出品,大多是淘宝上的热门产品,但和互联网最契合的,是“字在”针对企业推出的二维码。定制生成的活字二维码,不仅有立体感,而且一个个铅字也是企业宣言。

“字在”的“汉字+”,是在尝试走出一条让传统文化年轻化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新路径。如何理解?刘美松搬出了尼采:“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目的,而是一座桥。”

 立足深圳的“字在”立志做一座桥,一座联通全球联通万物的“文化桥”便是刘美松的“字在说


 
 
 
  • 天气
深圳在努力迈向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的道路上,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发挥了重要的“活水”作用
1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给城市添“绿” 为草根圆“梦”
深圳成熟的市场环境、首屈一指的高新技术以及活跃的产业资本,滋养出文化融合一切的创新生态,“文化+”的产业链日趋完善
2
评论 | 创新,成就深圳文化力量
暴雨时节,“深圳记忆”项目组来到了风景宜人的梧桐山脚下。此番约访的是罗湖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项目“金石传拓”,代表性传承人宋展崇并非长者,而是一位“85后”小伙。深圳非遗,后辈代出,令人欣慰。
3
“深圳记忆”第17期 |“金石传拓”:古代中国的“复制术”
5月19日,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观澜湖艺工场分会场将盛大开启,这也是观澜湖艺工场连续第四年参与深圳文博会。
4
观澜湖艺工场文博会分会场19日开幕
5月11日下午,“文心可鉴,墨绘中华”——史文集、曹建华中国画邀请展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文化中心展厅开幕
5
大湾区文化盛宴来袭
5月14日上午,龙华区“暖心接访月”启动仪式暨信访宣传日主题活动在龙华会堂前广场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程正华,龙华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公室主任韩荡与龙华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各界群众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启动仪式上,龙华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代表宣读“暖心接访”承诺书,区信访局通过大型展板首发信访知识原创系列漫画。程正华、韩荡与龙华区信访局局长王建文共同开启活动启动球 。
1
视频 | 龙华“暖心接访”,让街坊暖心!
迈入2019年,深圳商报及读创客户端将坚定不移走与深圳城市气质相匹配、以科技财经文化为主要方向的发展之路,努力将商报和读创打造成深圳300万商事主体的社交平台
2
再出发!深圳商报&读创致力打造300万商事主体社交平台
28年,我们初心不改,深耕经济报道并领风气之先。28年,我们以“商”为介,为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立言。
3
深圳商报经济报道:追问企业家精神 探寻“深圳基因”
如何依法依规表达诉求?信访人员如何避免触碰“信访禁区”?
4
趣味图解 | 龙华区信访局首发信访知识原创漫画
深圳全市各级机关计划招考公务员469名。其中,市级机关单位招考184名;区级机关单位招考216名;街道机关单位招考69名
5
定了!5月12日笔试 深圳拟招录469名公务员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