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吉
巴黎圣母院火灾震惊世人,当大火在塔尖燃烧,人们的心被揪紧。火灾过后,如何修复这座受损严重的经典建筑,又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外媒报道,艺术历史学家和历史建模师安德鲁·塔隆(Andrew Tallon)在2015年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研究,创建了该建筑的数字档案。那么,数字技术真的能帮助巴黎圣母院“昔日重现”吗?中国的文物保护又是否用上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呢?记者通过“有问”平台组织的网上访谈,采访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副教授和刁常宇副教授。
警醒:文物本体的价值不可替代
李志荣副教授目前致力探讨用考古学的方法调查古代建筑遗存的可行性和实施办法,正从事中国石窟寺考古中3D数字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她表示,数字化文物保护的的本质,就是用数字化的技术方法对文物的信息进行全面永久的保护,使其他对于本体的保护与研究可持续进行有科学的基础。“3D记录会成为未来重建重要的参考,因为它是准确的测量记录。但是文物是极端复杂的,建筑也不仅仅是可见的那个‘结构’。所以,再好的记录,再完备的信息记录,都不能替代文物本体本身。”李志荣副教授说。
刁常宇副教授则专注于文化遗产与计算机视觉的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实践工作。他表示,虽然再好的记录也不能让文物重生,人类目前的技术也远称不上完美,但目前,对文物的数字化记录仍然是灾难后唯一的希望。“当前主要是两个问题比较迫切。一是工作的自动化,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二是记录的完整性和精度提升,以记录文物中蕴含的更多信息。”
现在:对文物的数字化记录势在必行
李志荣副教授透露,国内做数字化最早的是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各大石窟寺。大足、云冈、敦煌、龙门、须弥山等,特别是敦煌和云冈,以及西藏阿里托林寺白殿的壁画记录等等,数字化成果卓著。中国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物信息,建立了全国各省的数据库。这是国家文物局有统一的部署安排。当前,激光扫描技术、多图像三维建模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等,已经全面使用于以古建筑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数字化技术的介入,使得记录精准保真的文物的“形、色”信息和其表面的颜色、质感等信息成为可能。但两位专家也都指出,中国的文物保护有特殊性,因此难度更大。“中国有些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有复杂的斗拱或浮雕的古建筑。我们还在努力寻求便捷的技术解决方案。”刁常宇说。
而李志荣则认为,中国对于文物的数字化记录势在必行。“中国广大的文物,还没有类似巴黎圣母院级别的详实的数字档案,所以必须强调,必须呼吁,这次灾难给我们的警醒是:一、保护文物本体永远是最最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之一;其二是,对文物的数字化记录必须、必须、必须赶快进行。”
未来:期待AI技术日臻成熟
虽然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已经在全世界推广,但专家们都认为,技术的水平还有待提升。
“世界上没有任何技术可以百分百地保护和维护文物使其免遭岁月的伤害,就我的知识范围看来,受制于各种条件,世界上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了他们全部文物的数字化记录,包括建筑。数字化之后的古建筑可以3D打印,我们在6年前已经打印出了闸口白塔,木构建筑精度足够高也可以,这但和我所理解的数字化还不全一样。”李志荣表示,希望今后AI技术日臻成熟,可以帮助人类选择最佳修缮方案。“但愿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解放我们,但是研发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文物的根本信息”。
据刁常宇介绍,目前在古建筑保护中已经成功运用了地质勘探、航拍、大地测绘、三维扫描、摄影测量、高光谱成像、X光成像、微距摄影、显微摄影、以及多种物质成分无损分析技术,同时也已经可以运用AI技术来辅助进行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据我了解,在美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大量采用了软件方法进行工程方案的优化和过程管理。中国是世界上近些年来实施大型工程最多的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